Quantcast
Channel: 自然書寫
Browsing latest articles
Browse All 326 View Liv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野生山豬的最佳補品:紅果薹

紅色象徵著喜氣,因此每逢春節期間,城鎮街道上的家家戶戶,紛紛掛出紅色的春聯與燈籠,無時無刻散播著過年過節的氣氛。此時的鹿寮坑的山林小徑上,似乎也感染到春節的氣息,也悄悄的掛上成串的紅色果實。這得要從某次與社區居民一起進行社區路殺調查時,當時也是二月,走在竹25縣道上,可以看到道路兩旁的綠色中帶有一點紅色,走近觀察發現是生滿紅色漿果的草本植物,社區居民立馬就說出是竹雞及山豬最愛吃的食物,莖部的橫截面是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海上「抓鬼」! 瓶鼻海豚捕食鬼頭刀珍貴一瞬間

宜蘭烏石港海域是全國最繁忙的賞鯨活動區域,根據宜蘭縣政府過往刊物紀錄,娛樂漁業漁船經營之龜山島登島、繞島及賞鯨遊程在2007年就已超過15萬人次,為國內賞鯨重鎮,也是我國海洋遊憩標竿,更是鯨豚的重要棲地。因此,本區域的鯨豚資源是遊憩業者及研究人員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石牆蝶 輕飄飄飛舞彷如紙片

溪水邊出現了大量的蝴蝶,各式各樣的吸取水分,這時我在角落發現的石牆蝶的出沒,平趴在地面上,彷彿是一張紙片。以前以為石牆蝶頂多一隻兩隻的出現,後來才知道,其實是很有機會看到一整群的,尤其是雄蝶,常常群聚在地面濕濕的地方平攤雙翅,吸食水分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身披迷彩的角肩椿象

自然谷,座落在新竹縣芎林鄉的鹿寮坑中,這裡山勢陡峭卻不高,前人不辭辛勞開闢出耕作土地,從早期的茶葉產業,到後來被稱為「海梨柑之鄉」的柑桔產業。孕育一代又一代的客家風情,勾勒出自然與農村相依的地景。近年,食品安全、友善環境、永續發展等議題受到重視,我們團隊在鹿寮坑嘗試進行柑橘園的友善環境耕作,透過生態觀察搭配不施農藥、合理施肥管理的方針善待環境,讓許多動植物與昆蟲能夠與共同使用這片土地,隨著做法改變,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「勇士豆」拆開就能吃 樹豆即食包解決料理難題

樹豆有「勇士豆」之稱,一直以來都是台東地區南迴線原住民部落的重要糧食,可籽實鮮食,也可曬乾後儲存。目前市售樹豆多為真空包裝之乾籽實,多數消費者不知如何料理,才能煮到鬆軟好吃。近日,台東農改場成功開發樹豆即食包,只需充分泡水,就可直接料理,且外觀不易塌陷變形,不論煮飯、煮湯、涼拌,甚至做成甜品都適合,顛覆樹豆不易烹煮的印象。 樹豆( Cajanus cajan (L.)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森林裡的紅妝:酸藤

你心目中的山林應該是什麼顏色?我想大多數的人都會直截了當地回答「綠色!」。台灣的低海拔森林確實多為常綠闊葉林,但你可能沒有注意到,在每年的4至6月,森林的顏色正悄悄的轉變。以芎林鄉的鹿寮坑地區為例,從有「四月雪」之稱的油桐花(你沒看錯,油桐花的開花期近幾年都提早囉!5月份基本上已經看不到油桐花了!),緊接著5月份有粉紅色的「酸藤」花,而相思樹也同時綻放著金黃色的花,因此有「五月天有白油桐、紅酸藤和黃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傳統與新生 2024「森川里海藝術季」將部落生活化作地景藝術

2024年「森川里海藝術季」於花蓮豐濱鄉石梯坪水梯田開幕,以「銜接 Articulation」為主題,聚焦於新世代原住民族如何從殘存的文化與傳統中,重新編織與創造,並在現代社會開闢新的文化途徑,展期至10月31日,開放民眾前往參觀。 延續當地部落傳統與智慧 8組藝術家駐村學習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拜訪湖區:會吃羊毛的綿羊與環境信託守護的世界級風景

綠草如茵的草原,山坡上點點如白雪的綿羊,這裡是英格蘭西北部,世界自然遺產、英國最知名的景點之一——湖區(Lake District)。 湖區占地2632平方公里,有20%的土地為英國國民信託(National Trust)管理。此行我們造訪了湖區的四個城鎮——溫德米爾(Windermere)、安布賽德(Ambleside)、格拉斯米爾(Grasmere)及凱西克(Keswick)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果實松鼠最愛、斗帽可以做吊飾的青剛櫟

家家戶戶都知曉的動畫「冰原歷險記」,你還記得誰呢?是愛搞笑、聒噪的喜德,還是嚴肅固執的蠻尼,又或是貫穿電影篇幅都在追果實釀成大災難的松鼠呢?那顆被松鼠視作神聖大寶物的果實又是甚麼呢?其實那顆果實就是我們俗稱的橡實。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 目擊鯨豚群體28次

「拜訪太平洋抹香鯨π計畫」自2023年啟動,至今已邁入第二年,日前公布今(2024)年的調查結果,抹香鯨在東部太平洋海域的出現頻率有顯著提升,顯示該物種在該區域的存在已不再是罕見的現象。 抹香鯨出現頻率增加 出現頻率達17.24%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小小一隻卻能飛越大海——冬候鳥灰鶺鴒

趕在冬天暖陽落下前,我抓著相機到溪邊散步,正當我把鏡頭對準小白鷺,準備按下快門時,畫面左上角一個晃動的小身影吸引了我的目光。仔細一看,才發現是隻灰黃色的鳥在搖屁股!我盯著牠許久,這才發現牠不只走路時搖、吃東西的時候搖,連停下來的時候也在搖! 活力四射的牠,是台灣的冬候鳥「灰鶺鴒」。灰鶺鴒,英文名叫作Gray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《老人與海》裡的海洋生物中譯

編按:本篇由 臺師大翻譯所 撰文,帶領讀者細讀文學作品《老人與海》中的各種海洋生物,藉由書中描寫的生物習性、樣貌,比對各個譯本不同之處,從翻譯角度看海洋生物多樣性。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頸部有個V字的梭德氏遊蛇

嘶~嘶~嘶~蛇年行大運,新的一年以生肖蛇的象徵開啟新的篇章。說到蛇大家的聯想詞都是有毒、可怕等既定印象,台灣陸域的蛇類接近50種,其中只有14種具有毒性(劇毒十種,微毒兩種,兩種目前仍有爭議),無毒的種類相對於有毒的相對更多,這次也就和大家介紹一下台灣其中一種無毒的蛇類——梭德氏遊蛇!...

View Article
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儒艮在台灣的自然史

在鐵砧山解說的時候剛好被問到,為什麼儒艮被叫做儒艮?原來儒艮是由馬來語直接音譯(Dugong),然後中文也就以類似口音譯為儒艮了。 那以前台灣怎麼稱呼儒艮呢?...

View Article

Image may be NSFW.
Clik here to view.

【自然谷之星】會飛簷走壁的台灣特有種——褐樹蛙

褐樹蛙在自然谷環境信託基地並不是常見的蛙類(常見的蛙類為貢德氏赤蛙、拉都希氏赤蛙與布氏樹蛙等),通常在連日降雨後,才有機會與牠見上一面,雖然知道不同種的蛙類喜歡的棲息環境大不相同,但在撰寫這篇自然谷之星之前,還真的不知道褐樹蛙如此特別,這次就來好好認識牠吧!...

View Article

Browsing latest articles
Browse All 326 View Live


<script src="https://jsc.adskeeper.com/r/s/rssing.com.1596347.js" async> </script>